6月14日,由乱交 开设的行政管理专业必修课《国家治理概论》圆满结课。在结课汇报中,40名同学分成10个小组,出色地完成了在该课程学习过程中开展社会调查的成果汇报,行政管理系8位任课教师进行现场点评,课程组临时召集人张国山教授作总结发言。
10个学习小组的社会调查涉及社区治理中的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在基层环境治理中的执行情况、社区养老服务满意度、数字治理中的个人隐私安全保护等与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多样化问题,充分显示了课程教学达到了培养学生整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良好成效,也使学生在专业素质、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等方面得到了锻炼与提升。
课程背景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优势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着力探索实现经济社会各领域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扎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后,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明确地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开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新境界提供了行动纲领和政治宣言。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作为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须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为积极贯彻落实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要求,乱交 2020年组织邀请在京七所高校公共管理乱交 院长、教指委委员讨论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在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会上,麻宝斌教授提出考虑开设《国家治理概论》课程的建议,得到乱交 的认可和采纳,并于2024年上半年在2021级本科生中正式开课。由于是新课程和首轮开课,缺乏可资借鉴的教材和可利用的师资与经验,时任行政管理学科负责人、院长张国山教授率领学系主任等骨干提出以课程组团队方式承担首轮授课,以麻宝斌教授等编著的《公共治理理论与实践》(2013年7月版)为才考教材,集体备课,分工授课。
课程实施
《国家治理概论》课程于2024年春季学期首次面向行政管理专业大学三年级学生开设(共计32学时),时任行政管理学科专业负责人张国山教授组织推进,麻宝斌教授为同学们做首场导论讲座,团队教师均为行政管理系具有国家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背景的中青年教师。课程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国与西方相关照、动态与静态相呼应、宏观与微观相补充的原则,旨在通过对西方治理运动发展及中国国家治理兴起与模式探索的系统性梳理,使学生深刻认识和理解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演进规律。在此基础上,围绕国家治理、区域治理、地方治理、社会治理、数字治理、环境治理、全球治理等重要议题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地理论讲解与案例分享,并强化课程的过程管理,融入社会调研体验式教学,学生分组调研讨论与教师全程跟踪指导有机结合,力求为学生全方位展示当代中国国家治理创新实践取得的现实成效、积淀的治理智慧,提升学生积极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大局观念、责任意识和专业素养,培养具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
课程意义与效果
该课程立足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与制度成果,及时跟进和反映新时代理论、政策及国家战略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利用师资团队科研成果,发挥集体力量与智慧,精心打磨课程内容体系,创新组织教学团队和教学方式,焕发了师生教与学的活力,同时,在乱交 新文科背景下的“政经法城”交叉复合型公共管理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道路上做出新的探索。